游 禽也稱水禽(英語:waterfowl)是鳥類六大生態類群之一,涵蓋了鳥類傳統分 類系統中雁形目、潛鳥目、鸊鷉目、鸌形目、鵜形目、鷗形目、企鵝目的所有種。游禽包括了鴨、雁、潛鳥、鸊鷉、鸌、鵜鶘等等類群。簡而言 之,就是有蹼鳥類的總稱。游禽體形大小相差懸 殊,如卷羽鵜鶘長可達170厘米,而小鸊鷉體長只有27厘米。游禽能在各種類群的水域活動,從海洋 到內陸河流、湖泊都有游禽的身影。游禽多喜群居,經常成群活動。
游 禽的雙腿位置從身體中央到偏於體後,反映著不同種類的潛水能力。一般腿越偏向身體後部的潛水能力越強,潛水深度越深;反之則不善潛水。 游禽的腳適於游泳,都長有肉質腳蹼,但蹼的發達程度不同。比如普通鸕鶿四趾間都有蹼相連,叫全蹼足;如鴨雁類是三趾間有蹼,稱為滿蹼足; 鷗類的趾間蹼不是很發達,稱為凹蹼足。
游禽由於在水中活動,為了防止 羽毛被水浸濕,多有發達的尾脂腺分泌油脂,用喙塗抹在羽毛上用來防水。也有的游禽由於尾脂腺不發達,如鸕 鶿,需要晾曬羽毛來保證飛行。游禽的喙多呈扁形或具勾狀,在水中捕食時有防滑的作用。不同種類的游禽在水域活動的範圍不同,有的在近水灘 覓食,有的在一定深度的水域潛水覓食。游禽的食性很雜,水生植物、魚類、無脊椎類都是它們的食物。由於不同的取食習性,經常會有幾種游禽 在同一地點的不同區域取食,占據著不同的生態位。
游
禽的求偶行為比較複雜,有儀式性的行為。許多游禽會選擇島嶼上築巢,多成群且地點固定,形成一個個的鳥島。雛鳥是早成雛,出殼後長有絨
羽,可隨親鳥游水。游禽多有遷徙的行為,如鷗形目的鳥常沿大陸海岸作跨越大洋的遷徙。
澎湖縣望安鄉花嶼國民小學編製│校址:澎湖縣望安鄉花嶼村二號│電話:06-9991740 fax:06-9991772│網站維護:黃國揚主任│Design by W3layouts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