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質與地景資源參加歷屆科學展覽優勝作品


  • 一、107 學年度--從空中的視野探究花嶼火山島的形成

  • 摘要:

    學校每學年都會有他校師生來進行參訪,在戶外進行花嶼地質與地景的學習活動。活動後,我們
    從空拍機拍下的影像中,發現了花嶼島上,分佈了非常密集的碎裂岩塊,形成了一項特殊的地貌
    景觀。我們針對這些岩塊的分佈與形成方式,進行了調查與實驗的設計,進行探究活動。
    經過調查與實驗的結果,不僅瞭解了這些岩塊形成的可能原因,也從岩塊分佈的分析,發現了花
    嶼火山島形成的秘密,也知道花嶼火山島與澎湖群島其它島嶼,形成的方式非常的不同;而這些
    密集分佈的岩塊,在數千萬年的歲月中,對花嶼的地貌也產生了保護的作用。


  • 二、104學年度--粘土的神奇妙用─粘土脫色現象與花嶼粘土的探究

  • 摘要:

    在藝文課上常使用的粘土---陶土,除了可以做為陶藝品外,它也是一種很好的含色素水溶液的脫
    色劑。經過我們實驗的結果發現,磨成粉的陶土,除了可使藍色指示劑脫色外;日常生活中含焦
    糖色素飲料及自製果汁中的色素,都會產生脫色現象,讓我們覺得非常的神奇!對飲料中是否含
    色素,或對飲料標示產生疑慮?粘土,不失為一種便宜、容易取得又好用的測試劑。
    粘土常被歸類為非金屬的礦物之一,根據我們的野外調查與實驗比較,花嶼土壤也有與陶土一樣
    ,具有脫色效能的粘土礦物。我們認為部份粘土礦物假若能經過分離篩選處理,就可以做為教學
    材料或做為實用的脫色測試劑。至於產量如何?則需要進一步的調查與研究。


  • 三、98 學年度--大氣中的水─除濕機的水可以喝嗎?

  • 摘要:

    每到春夏季,南風吹起,常帶來很重的水氣,使地面一片潮溼。電腦教室的除濕機不停的運轉做
    除濕的工作,除濕後的水看起來非常的清澈,摸起來也感覺清涼。我們就利用除濕機的功能,在
    學校各處放置除濕機來收集空氣中的水,探索大氣中的水在經過除濕機後是否是乾淨的?可以是
    一種能源使用嗎?
    經過我們不斷搜集、檢測的數據顯示,由於四周空氣品質沒有受到污染,我們用除濕機收集的水
    ,水質都非常的良好,優於我們常用自來水的品質。因此,我們認為除濕機運轉後產生的水,是
    可以進行回收的,可以比常用的自來水做更多用途的利用。而澎湖春夏季的水氣,假如能適當的
    收集,也可以是一項水資源的來源。


  • 四、96學年度--會漂浮的石頭─花嶼島浮石的探討與研究

  • 摘要:

    一、上課前老師拿出會浮在水面的石頭,引起我們的好奇,所以配合課程的單元活動,進行浮石
           探討與研究活動。
    二、浮石是火成岩中特殊的岩石之一,通常是酸性熔岩流紋岩岩漿的產物,花嶼是台灣僅有的流
           紋岩火山熔岩島嶼,在我們觀察與實驗中,花嶼浮石中的含礦物與流紋岩相近,所以我們認
           為花嶼的浮石,大部份應該是島上的產物。
    三、浮石的重量很輕,具有很多的孔隙,而且這些孔隙都不相通。比重測量的結果,浮石的比重
           比水還小,是它能夠浮在海面或水上的主要原因。
    四、看起來向石頭而且會漂在水上的漂浮物,從實驗結果中,並不一定都是浮石,可能是人造的
           漂浮物質。
    五、浮石的功能很多,在花嶼島上,早期常常使用來刷鍋垢,我們實際操作結果,浮石真得有清
           潔鐵製物品的功能,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岩石工具。




  • 五、93學年度--我們都是喝井水長大的孩子─花嶼地下井水的探討

  • 摘要:

    一、我們配合鄉土鄉環境教材「喝井水長大的孩子」與自然課「水的汙染和防制」學習活動,而
           進行地下井水的探討與研究。
    二、花嶼目前有十八口井,多數為淺水井,水量不多,供社區全體居民飲用的水源僅一口在運作
           ,因此我們會經常面臨用水不足的情況。
    三、花嶼水井僅受到井底泥土,垃圾掉落及植物枝葉的影響,外在環境沒有重大的污染源。
    四、地下水井的水質,會受到土壤及地下岩層及結構材料影響;花嶼地下井水大部分呈中性至微
           酸性;玄武岩或水泥構造的水井,水質呈微鹼性至鹼性。
    五、花嶼社區的飲用水,經檢測總菌量及氯鹽量比一般水質標準高出很多,其它數值皆在適飲標
           準之內,儲水設備必須定期清理或加強改善淨水設施。
    六、學校飲用水經逆滲透淨水器處理之後,水質確實達到安全飲用水標準。


  • 一、花嶼火山島岩脈的數量非常多,我們共調查出68條岩脈,依種類分有石英安山岩質岩脈共47
           條,流紋岩質岩脈共20條,玄武岩質岩脈僅1條。
    二、不同的岩脈因組成礦物、顏色、抗風化力、熱接觸反應緣的不同,而容易辨認。
    三、根據穿切定律法則,花嶼島岩脈活動的時間,依序為石英安山岩質岩脈、流紋岩質岩脈、玄
           武岩質岩脈。
    四、花嶼的岩脈,常突起於陸地或海岸邊,而且大部份伸入海中。岩脈之間也有相互穿切現象,
           形成如人造石牆的結構。因此,在東吉海域發現的疑似古石牆遺蹟,我們認為應是自然形成
           的岩脈地形。

我們的成績

  • 91學年度地球科學科--
    全縣第一名、最佳鄉土教材獎
    全國大會獎第三名、最佳鄉土教材獎。